战国文字地名考证及相关问题

liukang20241天前吃瓜热门265
游客在邯郸市博物馆观看赵王陵二号陵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青铜马。 新华社发
出土秦简的里耶古城一号井。新华社发
云梦县博物馆展出的睡虎地书籍(复制品)。新华社发
游客在长沙书籍博物馆观赏。新华社发
吴良宝 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讨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首要从事出土文献与战国文字、前史地舆研讨,曾掌管完结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战国及秦代地名全编”、国家语委重大项目“出土文献典型材料分类收拾与解读研讨”等,掌管在研课题包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出土先秦文献地舆材料收拾与研讨及地图编绘”等。
图1
战国文字中的地名材料,首要会集在其时的书籍官文书、官印、武器、封泥、铜器等载体中,从内容上能够分为人文地舆、自然地舆两大类,包含行政区划名、山川泽国等。咱们本次讲座所注重的战国文字地名材料,专指其间战国时期的地舆材料,楚简等材猜中的战国从前地名不在评论之列。
跟着新材料的不断发布以及战国文字研讨的开展,战国文字地名的收拾与研讨现已获得了丰硕成果。本次讲座将对这些内容加以介绍,一起也总结其间的成功经验与有待进步之处。
研讨概略
所谓“行政区划”,是“为国家行政机关实施分级办理而进行的区域区别”,也便是指在国土上树立一个由若干等级、不同版图的行政区域所组成的体系。我国前史上从前呈现的政区单位包含“郡、县、道、州、府、行省”等,而咱们所注重的战国时期文字中常见的政区单位首要是“郡、县”二级,县级以下的则有“乡、州、里、遂”等,从时刻上来说,各种政区单位材料的年代会集在战国中晚期。
前史地舆学家谭其骧《秦郡新考》(1947年)是秦郡研讨的集大成之作,得出了秦郡46郡郡目,《我国前史地图集》(1985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鄣郡、庐江郡”,这是前史地舆学界长时刻盛行的干流定见。关于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设郡的状况,杨宽《战国史》(1955年第一版,后经两次增订)“战国郡表”曾有过计算,合计六国之郡24个、秦郡36个;后晓荣《战国政区地舆》(2013年)以为六国置郡31个(含齐国5都)、秦国共同之前置郡7个;何慕《出土文献所见秦郡名考》(2019年)计算秦封泥、秦简等出土文献的秦郡共29个、待定3个。
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上)》(1959年)、李家浩《先秦文字中的“县”》(1987年)先后释出齐文字以及三晋、燕国文字中的若干字,郝赋性《新郑“郑韩故城”发现一批战国铜武器》(1972年)发布了一百多件韩国有铭武器、黄盛璋《试论三晋武器的国别和年代及其相关问题》(1974年)体系收拾了三晋各国国都与当地各县监造的武器,以上作业都推动了对战国县制的深入研讨。
战国文字材猜中“县”的判别规范问题,以往学界较少留心。陈伟《包山楚简初探》(1996年)对包山简中楚县的断定进行了评论,提出“司法职权”“名籍办理”“职官设置”等三项规范;颜世铉《包山楚简地名研讨》(1997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项规范。吴良宝《战国文字所见三晋置县辑考》(2002年)、《谈战国时期齐国的置县问题》(2017年)对三晋文字、齐文字中的县进行收拾,运用了多项判别规范。李晓杰《我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2009年)也对战国文字中“县”的断定作了论述,表达了不同的定见。
关于各国置县的状况,现在学界定见多有不同。后晓荣《战国政区地舆》(2013年)曾计算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中秦、六国置县的数量,合计567个县、27个可能是县的地名;李晓杰《我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2017年)计算出六国设置了183个县名、196个疑似县名,以及秦国置县共365个。受限于各种条件与要素,战国时期秦郡名字、各国的置县数量,适当长时刻内都无法给出一个明晰的计算数字。
前史自然地舆特别是古代的水道径流、海岸线等的研讨难度极大,现在根本上无法恢复或精确画出,并导致学界相关的争辩。比方,《山海经》《尚书·禹贡》等文献记载的黄河下流水道孰早孰晚,学界尚存在争议。从事战国文字地舆研讨的学者,大都侧重于地名的文字释读以及国别年代判别、地望考证、诸侯国的边境变迁等内容,关于战国文字中的自然地舆研讨相对单薄。现在对战国文字自然地舆材料的评论,首要是水道名(比方新蔡葛陵楚简的“沮漳”、上博简《容城氏》的“蒌水”等)、山名(郭店简的“鬲山”、清华简《楚居》的“畏山、穴穷、乔山”)的考释,上博简《容城氏》“竞州、莒州”等“神州”的评论也可归入此类研讨。
学术价值
战国文字地名研讨的学术价值是多方面的,下面试作阐明。
首先是供给了不见于传世文献记载的政区地舆材料。
里耶秦简、岳麓秦简、秦封泥中呈现的“苍梧、洞庭、江胡、巫黔中”等,都是不见于史籍记载的秦郡名;三晋文字中的“邯坵、龙阳、氶、辛市、狐泉、蔑”、齐文字中的“奠昜、清陵、慎鱼、武寻”、燕文字中的“东阳、中阳”、秦文字中的“义阳、门浅、定楬、蓬”等,归于县、道之名,这些都是能够用于弥补传世文献记载的第一手材料。
其次是供给了更明晰的地舆沿革信息。
例如,某些秦郡的始置时刻一向存在争议,而经过出土秦文字材料的调查,能够为这些评论供给相对明晰的年代下限。据《汉志》班固自注,泰山郡、武陵郡都是西汉“高帝置”,可是岳麓秦简、里耶秦简中现已呈现了“泰山守”“武陵泰守”,阐明至晚在秦代这两个郡就现已设置,早于文献中的班固注说;谭其骧以为衡山郡是秦共同之后方由九江郡析置,而岳麓秦简呈现了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行戍衡山郡”的记载,这证明了衡山郡的设置不得晚于秦王政二十五年,结合传世史书中的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巡省、途径衡山郡相关记载,阐明衡山郡是秦始皇三十六郡之一,并非秦共同之后才析置而来。里耶秦简的一份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文书中呈现了“苍梧为郡九岁”的内容,由此咱们能够计算苍梧郡始设于秦王政二十五年,由此揣度苍梧郡、洞庭郡均为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定荆江南地”的成果。里耶秦简“琅邪尉徙治即默”的内容,证明了即墨郡是秦共同之后析自琅邪郡,由此纠正了以往即墨郡置于秦灭齐之时、名为“胶东郡”等误说。
秦简对郡治研讨亦有推动效果。里耶秦简所记秦洞庭郡“新武陵别四道,以次传”的文书传递道路,提醒出新武陵是洞庭郡治,而里耶木牍又能够为咱们持续评论新武陵、门浅、上衍等秦县的地望供给头绪。上述这些问题,假如仅靠传世文献记载,是无法圆满处理的。
别的,有些地名上能够溯源到春秋时期、下能够系联到西汉时期,协助咱们补足县级政区沿革的链条。比方,韩国铜壶上的“隋”、三晋官印“上阳守”的“上阳”等地名,即《左传·隐公五年》记载的晋地“随”(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左传·僖公五年》所记之“上阳”(在今河南三门峡市东),这些都不见于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秦官印中的“束州”(今河北河间市东北),见于《汉志》勃海郡,正因为官印的文字记载,束州建置可据此提前到秦代。
战国文字中的地名材料,也为咱们研讨战国与秦代的郡县制供给了丰厚的材料。这些地名有适当一部分是其时的县名。黄盛璋共考证了武器中呈现的三晋县名47个(分别为韩12个、魏17个、赵9个,国别待定9个)。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更进一步指出:“战国古玺不少是县一级官吏的玺印。在这时的武器上,常常也刻有郡县官吏署名的铭文。一起,许多钱银上的地名,也是县的地名。这些古文字文物,都是郡县制开展遍及的什物依据。”
这些材料还供给了研讨战国时期诸侯国边境及其变迁的史料。在这方面,带有编年信息的武器、铜器的价值尤为显着。铸造时刻比较明晰的尖足布币、三孔布币也是重要的材料。例如,经过结合三孔布币、官印等材猜中的“且居、崞、当城、上艾、余吾、扶柳”等地名,咱们能够勾勒出公元前249年之后在今山西省北部与河北省内的赵国边境的概括;战国晚期韩国桓惠王、韩王安时的武器呈现地名有黄河以北的“野王、长子、彘、屯留、介”、黄河以南的“安成、襄城、新城、蔑、釐、阳翟、高都、梁”等,据此咱们能够大致描绘出这一时期在今山西、河南省境内的韩国边境概括。
最终是能协助进一步校订古代典籍文献中的地名讹谬。例如,秦封泥中呈现了“方渠除丞”,学者据此指出,《汉志》北地郡的“方渠”“除道”两个县、道其实是秦“方渠除”一个道名的误拆。秦武器的置用地名“徒淫”,旧多误释为《汉志》西河郡属县“徒经”,而依据秦封泥、张家山汉简《秩律》等来剖析,“徒经”乃“徒淫”之讹谬。云梦睡虎地秦简《编年记》载,秦昭王三十三年(公元前274年)“攻祭、中阳”(三三壹简),简文的“祭”通假为“蔡”,收拾小组据此指出“疑《秦本纪》‘蔡阳’系‘蔡、中阳’之误”。
这儿试举一例,学者经过清华简曾处理了一个学界长时刻聚讼的问题。《左传·隐公元年》记载的闻名故事“郑伯克段于鄢”的“鄢”、宋庠本《国语·郑语》虢郐十邑的“鄢”,其实都是“邬”之误字。考虑到乌、焉两个字或偏旁在战国文字阶段字形差异显着,估测这个讹混应该发生于中古时期。既知“郑伯克段于鄢”的“鄢”实为“邬”,叔段一败于京、再败于邬,最终逃窜到黄河以北的共地,其败逃进程与道路由此就得以厘清,无需牵扯到今日的河南柘城、鄢陵等地。
再试举一个后世对《战国策》原文误改的比方。《战国策·燕策一》“苏代谓燕昭王”章记载:“秦不出崤塞,齐不出营丘,楚不出疏章”,意在证明假如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那么秦、齐、楚等国当年就不会脱离他们的始居地,也就不会有今日之盛。而在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苏秦谓燕王”章呈现了相似的内容:“自复而足,楚将不出雎章,秦将不出商阉,齐不出吕遂,燕将不出屋、注”,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记载的秦不出的“崤塞”和“商阉”显着是两个不同的地名。参阅清华简《系年》第三章有“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西迁商盖之民于邾吾,以御奴卢之戎,是秦之先,世作周卫”的内容(第14—16号简),李学勤指出,秦人始居之地本是东方的商阉(今山东省曲阜市一带),后被谪迁到西垂的邾吾(今甘肃省甘谷县一带),后世不了解这一史实,遂将策文“商阉”误改为今传本的“崤塞”。
缺乏之处
战国文字中的地名,适当一部分见于《竹书编年》《战国策》《史记》等传世文献记载之中,这方面的材料收拾与研讨已获得很可观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缺乏。首要表现为文字释读有误、通假破读不妥、地望考订有误等。
战国文字地名材猜中的疑难字不在少数,燕国官印中的所谓“洀汕”(《古玺汇编》0363),至今已有“洀谷”“湶水”“潮汕”等多种释读定见,没有达到共同。形近混淆导致的误释,也会给地名研讨制作困难,比方楚简地名“酂”长时刻被误以为“(见图1)”字,实践上“赞、鬲”二者的上部笔画差异仍是比较显着的。尽管楚国金币上的“(见图1)”早在1980年就被正确地释出,但并未在区别“(见图1)”“酂”时发挥应有的效果。
地名文字释读有误,有的因图版不行明晰导致。深圳南山博物收藏的韩国七年令雍氏戈,内部加刻的置用地名所谓“崤山”,实践应是“比阳”二字,这是后续依托明晰相片得以纠正的。
楚国鄂君启舟节中的“鄂”地长时刻被定在今湖北鄂州市,加之“由”“古”二字时有形近相混的状况,导致“油”字被误释为“沽(湖)”,由此误释从而提出了节铭有三条水运道路的观念,将“逾”理解为“替换水路”或选用“水陆联运”的方法。直到陈伟正确地释读为“油(淯)”,即今汉水的支流白河,舟节上半段的线路才根本得以理顺。20世纪70年代之前,学界未将节铭的鄂定为《汉志》南阳郡的西鄂,在其时释字水平状况下,误释“油”为“沽(湖)”是一个不行忽视的要素——南阳盆地没有大型的湖泊水面,定为西鄂就难以解说节铭的“逾湖”之说,即使想到可能是“油”字,非前史地舆范畴的学者也纷歧定会联想到此字能够破读为《山海经》(《文选》注引)、《水经注》里的淯水。
黄盛璋在《试论三晋武器的国别与年代及其相关问题》名作中说,新郑“郑韩故城”窖藏武器的地名“平匋”便是赵国的“平匋(陶)”,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黄文之所以会将韩国武器上的地名“平匋”判别为赵国之“平陶”,除受限于其时材料之外,无疑是遭到地名“少曲”的合文先被误释为“肖”字,从而被误解为“趙”(赵)国之“趙”的负面影响,且赵国刚好有“平匋”地名,使他产生了“郑韩故城”窖藏武器里也有赵国武器的幻觉。1985年李家浩将“肖”改释为“少曲”之后,这个疏误就此得以纠正。河南荥阳市广武镇南城遗址开掘出土的“坪匋市、平匋仓”等陶文材料,田成方、高靖尧定为见于《水经·济水注》的“平桃城”,此说甚是,由此可见韩兵、陶文的“平匋”并非赵地之“平匋”,归于“同名异地”。
通假手法运用妥当,能够为处理地舆疑难问题供给钥匙。古文字学家于省吾曾提出“律例兼备”的规范,“在使用古音常识去处理考释古文字中的具体问题时,单从理论上阐明某两个字能够有双声叠韵联系是不行的,最好能举出实践的例子。”“于省吾先生借用古代司法术语,把前者称为‘律’,后者称为‘例’,以为只要律、例兼备,所下的判别才干令人信服。”(转引自林沄《古文字学简论》)陈伟、朱德熙、李家浩将上述所列鄂君启舟节的“油”读为“淯”、“芸昜”读为“旬阳”,使得节铭的汉水上中游经行线路豁然明亮,是地名研讨中运用通假手法的典型例子。
通假破读运用不妥,也是地名考证中的常见问题。咱们以《利簋》“柬”地而言,或读为“管”(在今河南郑州市),契合“律例兼备”的条件,长时刻被学界信从。但新邑鼎铭文说周王从今日洛阳市的“新邑”历时“二旬又四日”才抵达柬地,坂方鼎铭文记载商王到“殷”之地祭祀之后当天回来柬地,这两则旅程信息都证明了“柬”地是不行能在郑州市一带的。可见,“律例兼备”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限制需求咱们注重,不然就简单导致貌同实异的判别。再比方,《古玺汇编》0147“啺攻帀鉨”齐国官印的“啺”旧多读为今山东曹县的“唐”,从这枚官印与“不其市节”同钤于一件陶器来看,“不其”在今山东青岛市即墨区,相应的“啺”地好像不该远在曹县一带(今鱼台或曹县一带战国早中期归于宋国的疆域,齐国只在湣王灭宋之后时间短占有过这一带)。孙刚指出,齐地“啺”应读为《左传》襄公六年“王湫帅师及正舆子、棠人军齐师”的“棠”,在今青岛市即墨区南部,这契合其对应“不其”地址的逻辑,其说可信。
地望考订有误,最首要的表现是把年代较晚的地望误当作前期地望。这儿以见于秦武器的“平周”、三晋文字的“平州(周)”为例:《汉志》西河郡有“平周”县,在黄河以东今山西省介休市西,学界据此以为战国时期的“平周”也应是此处。可是,依据陕西米脂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石题记所载:“永和四年九月十日癸酉,河内山阳尉西河平周寿贵里牛寄平做作千万岁室宅”,这儿的“河内山阳尉”是墓主人生前任职的地址、所任的官职,“西河平周寿贵里”是他的原籍,墓主人身后归葬故乡,据此吴镇烽提出“平周”应在今日的米脂县境内。又依据张家山247号墓汉简《秩律》中的“平周、西都、中阳”排在《汉志》上郡之列,周振鹤据此指出,“平周、中阳”二县曩昔被定坐落黄河以东可能是过错的。陕西神木市栏杆堡出土“中阳”秦陶文,陕西榆林市桥头峁城址出土“西都”秦陶文(《文博》2019.5),为地望考订供给了重要头绪,一起也为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陕北区域被匈奴占有、部分县治从黄河以西迁至今山西省境内供给了有力的佐证。
“同名异地”与“同地异名”的现象也需求咱们分外留心。这一现象在传世文献、出土文献中不在少数,比方“安阳、平阳、武城、安平、平舒、新城”等,赵国境内有东、西两个安阳、武城,燕国境内的“当城”地名还加了“东、北”这样的方位词加以限制,之前评论的韩国与赵国同名“平陶”之地也是一例。咱们再以战国后期赵国流转钱银“三孔布币”所载地名“武阳”为例,阐明剖析同名异地的必要性。在传世文献中咱们能够找到多个“武阳”之地,出土的燕、赵两国的武器、钱银、玺印也有这一地名。由于今河北易县燕下都在《水经注》中被称作“武阳”,因而学界一向信任三孔布币的“武阳”便是燕下都,这也与文献《史记·赵世家》记载的孝成王十九年(公元前247年)燕国把“葛、武阳、平舒”交流给赵国之事相符。可是,咱们依照正常的军事地舆逻辑来审视,燕、赵这次交流土地之后,两国沿着徐水、易水一线分界,燕国在北、赵国在南,构成相对更易保持的军事坚持。假如依照易县“燕下都”是武阳的揣度,此次燕国把易水以北的“武阳”换给了赵国,适当于完全打破了燕赵沿徐水、易水坚持的军事态势,赵国成功楔入了燕国防地。并且从《史记》中“葛、武阳、平舒”的叙说次序看,燕国换给赵国的武阳不行能是“燕下都”,只能坐落今河北任丘市一带。其实赵国还有“武阳”之邑,即《史记·赵世家》记载的孝成王十一年(公元前255年)武阳君郑安平身后被回收的封地,即《水经·浊漳水注》长芦水的武阳城,在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小寨乡,这才是三孔布币与玺印中的“武阳”。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安踏高管被刑拘 李佳琦造假?没有的事!|一周电商大事

【亿邦动力讯】纳贿!徇私!作弊!安踏高管被刑拘!李佳琦造假?没有的事!大动作!抖音今天头条大调整丨一周电商大事▼大公司!大事情!微信 付出宝 抖音等App或将依照超级途径被办理据国家商场监督办理总局音...

晨安!国际丨俄军抓获乌“革命性兵器”;普京:俄罗斯简直不存在赋闲状况

俄军抓获乌“革命性兵器”今天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导称,依据4月5日揭露的一段视频,俄罗斯戎行发现了一辆现已损毁并被埋葬的从前被以为是乌克兰戎行革命性立异成果的重型装甲作战车辆。报导称,乌克兰“亚速营”的...

718吃瓜网友科普:探讨‘如果’的近义词及其应用

718吃瓜网友科普:解锁‘如果’的多元表达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如果’是我们最常用的假设连词之一。但你是否想过,用其他词汇替代它能让表达更生动?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果的近义词是什么’,并分享如何灵活...

刘强东在北京亲自送外卖

蓝鲸新闻4月21日电,4月21日晚,有网友发布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在北京亲自送外卖音讯,随后京东方面回应蓝鲸科技称,“事实,感谢我们对京东外卖的重视与支撑”。(蓝鲸新闻 翟智超)告发/反应...

“他的表达没有声音却响彻云霄!”高校听障情侣在操场表达感动网友。女孩子留言:只想冲过去抱抱你

近来,一段听障男生在操场上用手语向女生表达的视频火爆全网。01:31视频中,校园的操场上,一名男孩给一名女孩送上一束花,在世人的围观下,对她打手语诉说着,随后女孩也用手语回应了什么,又上前给他一个大大...

刘强东亲身送外卖?京东回应:事实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鲁佳4月21日,有用户在交际渠道发帖,偶遇刘强东送外卖,并晒图表明:“接到了东哥送的榜首单外卖,侥幸啊,也算享受过千亿大佬的服务啦,祝京东生意红红火火,欣欣向荣!”当晚,论题#刘强...

友情链接: